2015年9月20日下午2点,青蜜旗下一票沙龙邀请著名科幻作家王晋康、郑军老师以及资深科幻图书策划人成追忆老师共同做客中央民族大学。在青蜜科技创始人雷永青的主持下,各位老师以“科幻 TO 未来”为主题,与民大校内外数十名科幻爱好者分享科幻文学创作经验、畅谈与科幻密切相关的未来学研究,并共同探讨当下热门的科幻话题。
我是分隔符------- ┌( ಠ_ಠ)┘ -------下方高能干货
以下为“科幻 TO 未来”沙龙主讲部分文字实录
王晋康:给未来科幻创作者几点建议
很多人写作是靠自学,就像我这样,我是从来没有学过文学写作的。所以我今天谈到的这个创作建议,大家觉得有道理就记住,要是觉得没有道理听听也就罢了。
谈到写作技巧,因为我们的时代和你们的时代很不一样,我们那个时代比较穷。我们家条件还算比较好的,那时候也就只能买得起中国少年报、儿童文艺,阅读量很小。不像你们现在,可看的东西太多了,反而出现了营养过剩的问题。不管怎样,把我的一些经验跟大家说说,看看对你们有没有参考价值。
第一个就是坚持。
有一个10000小时定律,就是一个人要在什么地方做出成绩,他一定要全身心的投入10000个小时。我在单位经常讲另一句话:5年一小成,10年一大成。写作创作上也同样是这样,在文革的时候真的是文化沙漠,在下乡的时候一本文艺书都没有。我记得我当时就带了一本书叫《和弦》,那时候我对音乐不太懂,就那一本书也只好看了,学什么是五线谱以及其他的一些音乐知识。那时候真的是什么都没有,我在农村学的是木雕,想搞一个雕刻但是找不到一个拓片,很难想象那时候文化沙漠都到什么程度了。但是在那时候我还得坚持写作,写一写知青小说也被传阅过,那个时候也没有地方发表。
现在再回头看看当时写的小说,只能用4个字来形容:看不下去。实在太丢人了,那么低的水平还好意思让人家去看。从另外一个方面说,第一我坚持过来了。那时候虽然说是个文化沙漠,没有什么可借鉴的地方,但是我坚持下来了。这就是后来我起步的一个奠基,再一个就是当你知道你过去的作品写的很幼稚的时候,你已经进步了。如果有这方面爱好的人,希望大家一定要坚持下去。
第二个是热爱。
如果要投身到科幻创作中,你一定要热爱。这个热爱是你坚持的动力,大的方面来说是你对写作过程的热爱。如果你的文章写完之后能感动自己那一定能感动别人,连自己都感动不了,那也感动不了别人,所以这是一个爱好。
再有就是要找到适合你自己的位置。
写科幻特别是写硬科幻,是需要天才的还需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写作者的心灵要与科学有共鸣。
科幻中间又分为硬科幻,核心科幻是最有科幻文学特质的作品,还有其它类型的科幻。中国科幻大部分都是硬科幻,比如刘慈欣和我的作品,还有和郑军、江波的作品。还有很多不是硬科幻的作品,比如韩松。如果你要进行科幻写作的话,你要看你适合写哪一种作品。如果你是适合写韩松类型的作品那你就一定不要写刘慈欣类型的作品,这个之间的差别是学不来的。但像我这种哲理性比较强比较清晰的作品,他们也写不来。所以说你们要找到适合你们自己的位置,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第三个是阅读。
阅读就是大量的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个是完全正确的。我现在对我自己最不满意的就是年轻的时候读书太少,现在有机会了但也没有那个精力和记忆力了。一定要有积累,厚积薄发。具体到你们现在可阅读的量太大了,我想提另外一个建议,最好可以选一些精读的东西,精读不一定要是经典。
个人特别推崇英美现当代的作品,还有中国现当代的作品。中国现当代的主流文学家,特别是从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到这些年很多好的作品都与世界接轨了。我小时候就读海明威的作品,海明威那种电报式非常坚硬的语言我非常喜欢,初学写作的时候就是对他进行一步一步的模仿,但回过头来看模仿并不成功,他的风格和我本身的风格差别很远后来就放弃了,但也并不是没有收获。后来在大学就看了很多叔同的作品,像阿来的《尘埃落定》的语言感觉也很好,所以主流文学作家的作品要多读一读。网络文章读得太多,我觉得会影响你自己的审美。我当评委的时候最怕的就是大量阅读,所以很多稿子我都要重复过很多遍。
前面说的都是写作文学阅读方面的积累,接下来的是科技知识的积累。写科幻并不需要太深的知识,我的大部分科学知识都是从一般的科普文章或者是一些科学刊物上的文章来的,不需要太专业的文章。因为我们本身是写的就是给大部分人看的,太深的话你自己也不懂,也无法写得让别人懂。只要视野比较广,能从这些知识当中获得灵感,到真正写作的时候有哪一点不足我们再从网上查或者向专家请教都是可以的,但是在写作前一定要有广阔的目光,如果没有这个目光我们的灵感就出不来。还有就是生活的积淀,生活积淀这个只能随着你年纪越来越大积淀才会越来越深。
再一个就是写科幻小说要注重科幻构思。科幻构思对于硬科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有一个新的,别人没有写过比较有冲击力的构思,那么这个小说就成功了一半。
还有一个建议是:最好先从短篇写起。
实际上短篇并不好写,这对文学技巧要求是比较高的。你用什么视角,语言的节奏,语言的韵律。在写之前都有是预先设定,怎么样在这么短的篇幅里面把这么大的一个设定放在小说中间,这些都是很考究的。所以先从短篇写起有助于你写作能力的提高。
这些都是一些零零碎碎的经验,刚才也说过了我从来都是凭直觉写作,没有在文学领域做过什么深入的研究。
郑军:如果只知科幻而不知未来学
我经常到民大附近的中国科协办事,就住在民大后墙的民族村里,今天很高兴头一次有机会进到民大。
我现在是中国未来研究会科幻艺术分会的负责人,我们使命就是通过科幻来向社会宣传我们的未来学。看科幻写科幻,如果不配合一定的知识积累就只是一种消遣。这跟哪门学科结合最紧密呢?应该就是大家还觉得比较陌生的一个学问——未来学。
我是1986年上的大学,当年国家的口号是翻两番。人均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水平到2000年要翻两番,那个时候我们都觉得这个都是宣传,这个社会哪能发展这么快。结果到了2000年中国的人均生产总值翻了三番就是8倍,从1980年到现在,中国的人均国民产值翻了40倍。你们的父母生活水平绝对要高过你们的爷爷奶奶,这是现代的事情,那么我们看看以前的事情。
这个是独轮车,当时解放战争用这种车推出来的,这是民国时代的事情了。独轮车是汉代发明的,到了民国时代除了加了一点铁以外,没有任何变化。在这2000年中间绝大部分的中国人,他父辈是怎么生活他就是怎么生活的。从汉代到清末中国工业革命之前,整个人均生产总值增长了65%。所以也就造成现在的一个现象,不管你热不热爱未来不要去想未来,你的未来跟现在定会是不一样的。在过去的时代,未来和进步的意识是直到工业革命以后才有的。那个时候的人们认为历史上最好的时代是过去,整个古代的文化不管是东西方都是向后看的,没有未来一说,那个叫历史循环论。
直到工业革命才开始发生了变化,科幻小说最早也是出现在当时的英国,科幻小说就是工业革命的产物,1820年英国开始出现的科幻小说,到了1865年法国人凡尔纳开始写科幻小说,把这个变成了集大成者。到了20世纪随着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科幻也跑到美国去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出现了第一本科幻杂志。我们现在所了解的世界科幻的主流还是从那个时代留下来的,也就是说工业革命在哪发生,科技革命就在哪发现,这个科幻就在哪发生。
中国最早的原创科幻是始于清末,1905年之后科举废除了,小孩都到学堂里去学习西方科学,同时产生了中国最早的一批科幻小说,也就是那个时候,中国已经开始看未来了。中国的第一篇科幻小说是梁启超写的《新中国未来记》,畅想1960年时代中国开了世界博览会,向人们聊过来的中国史。那个时候有了未来意识但是还没有未来学,未来学还是在科技发达的国家中产生。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英国著名小说家
我想大家都看过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电影《世界大战》,他的科幻《时间机器》中时间旅行题材也是他发扬光大的。他在写作的时候真的想着的都是未来,1902年他写了一篇论文——《技术在社会生活发展中的作用》。这就是人们普遍认为的未来学的开端。未来学就是我们对未来的社会,未来的人做一个整体的预想,技术预测。他最早预测了大规模空袭,这个在二战中就实现了。他也是最早写原子弹的人,在他的作品《世界获得自由》中预想将来要爆发原子战争,他的这部小说直接刺激了原子弹的发明,这是未来学家伟大的贡献。
提到罗马俱乐部可能很多人都会知道意大利的足球队,但这个罗马俱乐部是关于人类未来预想的一些学者组成。这些学者是世界上第一批以悲观态度预想未来的人,他们说照现在人类这么发展下去,资源就要枯竭了,环境就要崩溃了,人类就要灭亡了,他们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这个概念,然后有大量的科幻影视作品让世人了解熟悉这个概念。
阿尔文·托夫勒,世界著名未来学大师
这是在改革开放时期我们中国人所了解的第一位未来学家。其中他有一部名著《第三次浪潮》,第一个浪潮农业革命,第二个浪潮工业革命,第三个浪潮信息革命。他是1960年代写的这本小说在1978年改革开放引进到中国来,当时是知识分子人手一本,领导干部人手一本,然后在1979年的时候由钱学森,于光远等一大批政商学界的精英就发起成立了中国未来研究会,他们认为未来学是能够引领我们中国走向未来的一个学问。
约翰·奈斯比特,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
这个老先生他在1989年出了一本书《大趋势》影响世界人们未来的十大趋势,当时轰动了世界,很多人中国人在传抄这本书。1999年出了他的第二本书《亚洲大趋势》,他认为世界的未来在亚洲,亚洲变化最大所以他就跑到了亚洲来。2009年他出了第三本书《中国大趋势》,他认为世界的未来就在中国,而且这个人也搬到了中国来,并且在天津开一间未来研究院。真正的未来学家就知道人类的未来在亚洲,可能最终会是在中国,很多高科技,科研机构可能都要转移到中国来,中国很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科技中心。这些都是他以身做则所做出的预言。在家办公,世界的扁平化,血缘关系和乡土关系会淡薄,业缘(各个行业之间)关系会增强,这些设想都是在他的预测范围之内的。
这些话题都是我们科幻小说的人文主题,我们现在的科幻作品的素材都很炫,有无限的可能性。未来的人类和社会怎么变化?
以下为“科幻 TO 未来”沙龙互动部分文字实录
嘉宾对话:
雷永青:下面我们进入沙龙的对话环节,我这里有几个小问题给大家开个头!因为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为大学生、年轻人而举办的话题沙龙,而年轻人有自己的阅读特点。刚才郑军老师也提到中国的科幻作家从以前两桌到现在五桌,人数其实是非常少的,所以同学们估计也会有同样的疑问,就是如果自己投身到科幻创作里面到底有没有前途?从事小众的科幻创作未来的前景是怎样的?
王晋康:说个笑话,2007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科幻大会(分会),开完这个会,我们一大批科幻作家坐飞机去成都,另一个著名的科幻作家韩松在飞机上跟我聊天时说:“这个飞机要是失事了,中国科幻就全军覆没了!”这是一个笑话,我们昨天还在谈这个话题,我对中国科幻还是比较乐观的,它还是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发展。为什么呢?第一,国势,包括现代科技的发展;第二,文化积淀,中国这么大的文化积淀,文化的基因是向下传的,并不是到我们这一代就断了。有以上两点再加上其他小的原因,所以使得中国科幻肯定是向上发展的。
郑军:科幻是一个工业化时代的产物,一个国家从种地,到慢慢开始干工程,再到开始学习数理化的时候,科幻时兴;过了这个时候,科幻可能就不时兴了,但是这都没有关系,科幻作品的主题和关注点能保留下来就可以了,它叫不叫科幻无所谓。举个例子,刚刚结束上映的美国电影《侏罗纪世界》,包括以前很经典的《侏罗纪公园》,这个作品的原作者是美国作家迈克尔克莱顿,他还写过《神秘星球》、《重返中世纪》,他的作品在中国几乎全部被认为是科幻作品,但是在美国,人们不叫他科幻作家,而叫他高科技惊险小说作家,不叫科幻了。再比如马上要上映的《鬼吹灯》这类怪兽题材,我觉得也是科幻,八十年的科幻作家很多都写这一类作品。前几年拿到中国电影票房冠军的《泰囧》仔细想一下,也是科幻。为什么呢?两个主人公所寻找的“油霸”是没有的,是科幻的。所以说以后可能很多作品就不叫科幻,但却到处都有科幻。
成追忆:因为现在我们的科幻迷群体非常少,中国还没有像样的科幻电影,观众真正关注的其实主要还是科幻文学作品。而美国关注科幻的基本都是很大岁数的科幻迷,是科幻黄金时代遗留下来的一批人,他们不承认他们的孩子喜欢科幻,哪怕他们的孩子穿着蜘蛛侠的衣服满地跑,玩着变形金刚。科幻已经融入到西方每一人个人的血液里,可能他们也喜欢科幻,但不是用科幻文化的形式去表达对科幻的热爱。所以,我自己的刊物也是在努力表达这样一种观点:一方面,我们怀旧,致敬经典;另一方面,我们也展望未来,看科幻文化。
雷永青:面对90后,甚至95后的年轻受众,你们在创作上是否考虑过这些新的受众人群的阅读特点、欣赏特点?
王晋康:非常抱歉,这个没有考虑。老树不可以栽。由于我和现在的年轻人隔得比较远,我如果想融入,也很难融入进去。不是我不愿意改变,而是已经变不了了。所以我也只好以我的原有风格来写,也许再写一篇我就不会再写了,因为我离这个时代太远了,这是没办法的,自然规律。
郑军:这里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做童书,三岁一代,小学、初中、高中,给每一个群体写的东西不能给下一个群体看,每一代人都有自己怀旧的东西。但是,人成年以后,都要回归经典。到了一定岁数以后,都会回归到一定的经典作品上,所以我也没有考虑受众的年龄特点。我儿子考大学,我想写一个比他大一岁的孩子,但是写完之后发现不像,完全没有办法进入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生活。但是估计等在座的同学们到了二三十岁,估计就喜欢看了,等等也没有关系。
成追忆:科幻作品跟主流文学作品有不同的地方,科幻的创意和写作手法可以往后排,未来这些可能会被超越,但只有好的主题才会被留下来。像沃卓斯基兄弟,他拍得最好的作品,现在来讲,还是《黑客帝国》。而他之后拍的《云图》、《木星上行》为什么越来越烂呢?就是没有好的立意,没有好的主题,所以大家一提“虚拟现实”“网络”,《黑客帝国》是第一部,让大家记得住的!因为它有一个好的主题。当然你现在来看,它的特效、打斗场面都已经很LOW了,但你依然记住了他表现的主题。再有机器人电影,对我个人来讲,影响最深的是《变人》,其实这部电影的特效在当时来讲不错,现在看就不行了,但它的主题非常好。一个好的主题是可以跨越年龄段,未来哪怕它的所有特效LOW了,但看起来却真好。
雷永青:其实成老师说得这个话题我们都能感同身受,就是一个经典的作品,它是可以跨越不同年龄段的。另外刚才分享的的这两个问题实际上也是针对现在年轻人的创作。现在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时代,也是很好的一个机会,创作的人不多。另外,科幻作为一个元素,已经进入大众的生活。
微信网友王桢:我个人很喜欢科幻小说,我觉得真正的科幻小说应该是可以给科技创新以启示。最近有位作家冷冻自己的头颅,期待五十年后复活,结合这个事情,你们觉得科幻和科技是怎样的关系?
郑军:这个事情说明了一个翻过来的道理,科幻其实是当代那些优秀科技创意的文艺表现,先有科技创意,再有科技表现。人体冷冻最早是20世纪60年代由一些生物学家提出。一个人患了绝症,无法医治,就先冷冻起来,等到将来有医治方法时再将病人复活。后来科幻作家就抓住了这个题材,就有了宇航员去外星球要先冷冻。这种概念出现十多年后,首次在《异形1》这部科幻电影中出现。从那以后,像《星际迷航》,《阿凡达》等都使用了这个概念。而这种技术,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开始有公司在做,但是,实际上是实现不了的,包括现在美国冷库里冻的那些人都不会复活,我们只能说它是一种有创意的葬礼,追念死者的一种形式。
王晋康:科幻并不承担科技预言的功能,这是我们的共识,但是有时可以打个擦边球做到一点,但并不是科幻的主要职能。
成追忆:20世纪50年代,就有一部作品就提到了冷冻的概念。它就是改变自法国主流文学作家——皮埃尔居尔的《猿猴星球》。
现场观众提问:
问题1:科幻作品创作是依照当代的科技发展状况务实创作还是天马行空的想象?
王晋康:天马行空。刘慈欣提到的《三体》中的“降维”就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但最好可以符合科学的理性。
郑军:两种倾向,一种是用基础的科学概念虚构一个事件,比如一个物理常数,改一下,变的不那么大,但实际上作家都知道实现不了。另外一种,就是老老实实,把常识研究透,就写一些已经研究出的科学常识。比如,凡尔纳,他曾写过一个故事,地球上的一块东西,被卷到太阳系绕了一圈又掉回了地球,凡尔纳自己肯定不相信有这回事,但就觉得好玩就写出来了。但是凡尔纳当时写潜艇、卫星却都是可以实现的。
问题2:中国的科幻电影水平和美国的相差多少年?
郑军:可能有四十年吧。当然,小说首先要赶上,我们得小说现在其实已经不差了。但是电影的制作技术差得比较多。
问题3:请问一下王老师,您能否从经验上多举一些例子,说明下您科幻的创意构思是如何诞生的?科幻创意的能力是怎么培养的?
王晋康:写科幻作品最难的就是构思。举个例子,《生命之歌》,九十年代比较有名的作品,那么它的构思从哪儿来呢?第一,我在《参考消息》上的一篇国外文章中看到一句话:生物都有生存欲望,它很可能存在于DNA的次基序列中。就这一句话,我还专门去找北大生命科学院去验证这件事情,但是他们感觉就是天方夜谭。第二个灵感,就是听说有一种基因音乐,我就把这两件事联系到一块写进了《生命之歌》这部作品中。
问题4:中国科幻小说《三体》获的了更青睐欧美作品的雨果奖,理由是什么?获奖之后会不会对中国科幻小说的创作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郑军:《三体》其实是科幻文化雄厚积累的结果,刘慈欣在之前是熟读过很多科幻小说的,它里面有七八篇其他小说的构思。但是这部作品好在哪?就是把这些原始构思丰满扩充,这是一个熟悉科幻文化的人才能写出来的作品,你们有机会可以再去读一读刘慈欣的其他作品。科幻文学和其它类文学还不太一样,中国主流文学作家如果要写俄罗斯人的生活,不可能比俄国人写得好,写日本人同样如此。但如果写科学的东西,有可能比美国、英国的这些作家好。雨果奖是美国科幻迷投票决出的奖项,实际上说明《三体》是获得美国人认同的,这实际代表科幻跨文化、跨地域的特点。
成追忆:我个人觉得,无论是莫言还是大刘(刘慈欣),他们的作品必须翻译成西方认可的语言,也就是拉丁语系。从这一点讲,《三体》的成功也得益于它的译本,这个要感谢刘宇昆老师做出的努力。
问题5:现在很多的国际大公司都开始投资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是否是一种反科技的手法?是否对社会的发展是一种倒退。
郑军:王老师的作品《七重外壳》讲得就是虚拟现实的故事,大家可以在这部作品中寻找答案。
雷永青:我们接下来可能会请到年轻人中知名的科幻作家陈楸帆做客一票沙龙,他现在的工作就是在一个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的科技公司创业。而我们接下来也计划在另一所高校里办一场“科幻TO虚拟现实”的专题沙龙,并且会请目前在虚拟现实领域的科技公司参与。放在以前,虚拟现实确实是科幻非常重要的一个题材,也指导了现在很多科技产品的诞生。但是搁现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已经应用到了生活和工作的场景里面,已经接近我们的日常认知,当然它的发展前景还非常宽阔的。
雷永青: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个信息,也是给在座的几位科幻作家一个好消息。因为最近几天是全国科普日,在科普日的活动现场,中央领导刘云山也特别指示,要重视科幻作家的状态,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到科幻创作中来。包括前几天国家副主席李源潮接见了部分科幻作家,这给我们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就像几位嘉宾讲的,这是科幻的一个好时代,也是年轻人投入创作的好时代。感谢各位嘉宾及观众,感谢北京科协的领导光临现场指导,谢谢你们的参与,我们下期青蜜一票沙龙再会。
✩本次活动由北京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是2015年北京科普新媒体创意大赛进校园暨首都科学讲堂分讲堂活动,由北京科普发展中心、北京青蜜科技有限公司、青蜜高校社团联盟承办,并得到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学生会、中央民族大学创意团队协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