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羽和科幻结缘是他高三时读到了一篇文章——2014年第八期《科幻世界》里张冉的《大饥之年》,他喜欢那篇文章的全球性视角和科幻硬核。在那之后他总是在学校旁边的杂志店里一期一期的买《科幻世界》。因为《大饥之年》,墨羽开始真正喜欢上科幻,也从这篇小说中学到了很多叙事手法和科幻灵感。《大饥之年》也好,张冉的另一篇《太阳坠落之时》也好,除了宏大的视角,在细节的刻画上也很见功夫,读起来不见空泛之感,让他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科幻小说的魅力。
墨羽热爱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每一部小说他都会认真阅读,认真思考。阅读对他来说,不仅是思想上的影响,对他的写作也很有帮助,于写作思路的开拓、情节的构思和人物的刻画大有裨益。而小说和电影虽然形式不同,但有互通性,小说需要强大的画面感,很多人在阅读和创作小说时,脑中也会不断地把情节和人物梳理一遍,甚至想象出人物的具体样子,像放电影一样把小说演一遍。墨羽经常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寻找灵感,比如脑补一个细节能够推敲出什么后续的情节,或者把人物的命运重新规划一遍,看他们又会经历什么样的事情。
念高二时,墨羽参加了第五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比赛分科技应用设计和科幻文章两部分,科技应用设计门槛较高,平时没什么研究一下子也“创”不出什么新发明。那时候学校老师要求大家积极参与,每个班最好都能有科幻文章拿去参赛,于是墨羽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写了几篇科幻小说拿去参赛。由于时间比较紧张,他又只能每天晚上很晚回到家写一会儿,最后他得了三等奖。虽然没有拿到很高的名次,但那次比赛给了他一些创作的信心,也让他对要遇到的困难有了思想准备。从那以后,墨羽总会写一些科幻的点子,因为学业繁重,他没有太多已经完成的小说作品,不过有时候临时想到的一些点子,哪怕正在上课,他也会先记下来,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有机会完成这些故事。墨羽说,写作会作为一个爱好继续保持,但对于未来没有特别明确的规划。可能会继续写作,争取把那些平时积累下来的点子和故事都写出来,至于会不会成为职业作家,可能性不会很大。
可能是因为学的工科,墨羽不仅是个科幻迷,而且喜欢硬科幻,科幻硬核对他的吸引力很大。在墨羽看来,“科幻”这个词有两个核心。“科”指的是科技,作为一部科幻作品如果没有科技硬核的支持,尤其是硬科幻作品,那么只不过是一篇套上科幻外衣的泛泛之作而已,其实质与科幻并无关系。而这些科技,来源于我们的生活也超前于生活。科幻是科技发展的一个助推力。科幻作家、科幻电影人将科技的未来用艺术的形式来展现,在思考可能性的同时也在思考可行性。科幻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科技的灵感来源于科幻,也有很多科幻中所提及的概念正在一步一步变成现实。而科幻作家很多也都是在科学技术上有一定专业素养的,像美国的科幻大师阿西莫夫,他是一个出色的科幻作家,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科学家。
另一个核心就是“幻”,这个概念体现在想象力上。光有科技硬核,最多也就是科普文章,精彩的想象力让这些科技知识具有更高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幻想,有的针对于个人,有的放眼世界,有的将幻想付诸实现努力地去追寻,有的将幻想保留在梦里。国内外很多人都会说中国人缺乏想象力,其实不是的,中国人的天资并没有低于其他人种,想象力也不差,但可能更多的受到现实因素的影响,想象力得不到发挥,就造就了如今人们普遍认为中国人缺乏想象力的现状。“幻”的能力每个人都有,就看怎么去发挥,怎么去把握。仅仅是漫无边际地幻想,会给人浮华、不真实的感觉。“科幻”的“幻”,是要把幻想和逻辑相结合,所提出的想法要能够自圆其说,所营造的世界观要能够自洽,这才是“科幻”中的“幻”应该具有的特质。
在这次华为科幻小说创作大赛中,墨羽提交的作品《真诚》获得了不少投票。这篇作品围绕人工智能和人类的关系展开,灵感来源于以前一次专业面试。面试的老师给他出的辩论题就是“人工智能是否有一天会取代人类”。“其实我觉得当我们用‘取代’这个词的时候,就已经说明了人类高于人工智能,我们把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工具在使用和研发。我所思考的是,人类在不断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希望这一‘工具’能够对我们诚实,忠于人类,而人类自身呢?在我在要求人工智能对我们真诚的时候,我们自己是否对它们同样诚实呢?或者我们对自己足够真诚了吗?这是我的写作初衷。”墨羽说。
对于创作,墨羽表示:“一千个人能够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这种多样性是读者自己读出来的,我只需要讲好一个故事,不用过多地把个人的思想传递给读者。通过一个好的故事,引发读者的思考,不管思考的结果是否与我相同,独立的思考才是阅读最重要的,也是对人思想的提升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