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没有不可企及的梦想,只有不行动的人!”
大学入学后不久,最终他还是按耐不住自己的情绪。凭着对家乡的眷恋,一个人扛起了摄像机深入到羌寨、汶川、阿坝等地。他迫切得希望家乡能从恐惧和悲痛中走出,并为大家呈现一种人文与自然的美。他说:“我不怕吃苦,我会一直坚持去做,告诉大家,少数民族文化的美。”也正因为如此,毕业后的他北漂三年,选择了与自己专业毫不相关的纪录片与影视相关的工作。在三年的学习和奋斗中,他最终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回到四川开始了他“川西之子”的创业之旅。他说“艰难困苦没有让我与梦疏远,而我也不会让多年一起和我做梦的你走散!”
震后的种子
我的家乡在汶川,2008年,正值我参加高考。受大地震的影响,那一年学校里报考医疗、护理医药志愿呈现出井喷状态。同样,我也以优异的成绩,被中央民族大学制药工程专业录取。
记得高考结束后,我们一行人从汶川两天两夜绕道甘孜出来,沿途车窗外是起伏的山脉、落日的余晖、肃穆的贡嘎——虽然地震给家乡和家乡人带来的创伤,仍在心中作痛,但眼前的这一幕幕景致却让人心安。我那时便想,要把眼前壮观的景色拍下来,告诉所有人,震后的家乡并不是废墟,她依然保留着那份庄严和美丽。
就这样,为家乡拍摄一部纪录片的种子便由此在心底埋下。这颗种子萌芽的期望是那样强烈。仅仅在2009年,我便洋洋洒洒以几万字拟定了一个人生计划:做一名记录者,用自己的镜头去记录家乡四川,甚至中国的美。我拿着策划,到处找赞助,其间包括公益机构、影视机构、媒体人,还有土豪老板。但是,仅凭空口白纸结果只能是四处碰壁。但这并没有让我放弃。大一结束时,我便用在实验室当教师助理、发传单和打工挣来的一千多块钱买了一个小DV,组织了班上六七个同学向汶川进发。以灾区羌绣产业的重建为课题,做起了灾后文化调研。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被老乡们的淳朴深深打动。羌寨里的老乡一听我们是中央民族大学的,带我们进村的时候就在村头大喊:“中央来人啦!”走村串巷中,遇到的羌族百姓都很热情,有的还总是要喊我们吃饭。可是在他们倒塌歪斜的房屋里,锅台都是用石头筑起来的。当时有同学出了村寨就哭了,她说在她大城市的家,左邻右舍十几年都不认识,在这里却被素昧平生的老乡待如家人。善良的人心与重大灾害形成的鲜明对比,深深烙印在了我和小伙伴们的心上。
当我把调研DV,通过自学软件会声会影剪成了一部完整视频,并投稿参加了联想与壹基金联合举办的羌绣项目后,我获得了个幸运奖。也正是这个幸运奖,给了我延续梦想的莫大勇气和动力。与此同时,因为有了汶川调研的经历,我得到了学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老师和同学的大力支持,他们给了我一点小小的“特权”——可以借用学院仅有的几台摄像机。
于是,2010年寒假,我与另两位学传媒的同学,再度开启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程。
破土的嫩芽
其实心底的这部纪录片一开始就是没有计划,没有脚本,没有固定角色的“三无”产品。所以最初的几天时间里,我们在汶川也不知道具体该拍些什么,索性边走边拍。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两位同学各自回家,留下我一个人继续拍摄。
为了寻找在震后保留较为完好的传统羌寨,我跌跌撞撞,一路问到了汶川龙溪羌人谷垮坡羌寨。也正是在这里,我找到了纪录片理想的主人公——余永清大哥,一名羌族文化的守护者。在羌寨的几天里,我随余哥跟拍他记录和收集羌文化的点滴,无时无刻不被这古老的千年文明震撼和吸引。
有一天晚上,寨子里的男女老少都聚到一起跳起锅庄,大家手挽着手,没有伴奏,却无比欢腾。我拿起摄像机,站在大家围成的圈子中央,所有人都自然而然地冲着镜头笑。看着他们的笑脸,我的眼眶却不知不觉地湿润了——在远离都市的大山深处,我的父老乡亲是这样坚强。这里是汶川,一个不是废墟的汶川,我的家乡汶川!
当我顺利完成拍摄要离开村子时才意识到,回程的路只有自己一个人走。面对道路两旁随时都在滚落的飞石,我采取的战术是先静静观察,确定此路段安全后再一鼓作气发了疯一样地狂奔。之后一边努力平复狂跳的心脏,一边高唱起偶像孙燕姿的《我要的幸福》。说自己很勇敢很淡定那都是假的,在无人的半山坡,作为纯爷们儿,我还是忍不住泪奔了。
之后的两个多月时间里,我天天窝在寝室里剪辑,还因此挂了几门课,但终于完成了这部关于羌寨的纪录片。一番废寝忘食后,感觉自己的剪片儿技术又有了些长进,最终,这部纪录片登上了酷6首页,贴吧首页,新浪视频首页,我也因此收获了一些奖项与奖金。
被现实狠狠打脸
有了这次小小的圆梦以后,我开始琢磨,应该把眼界投向更为广阔的天地。于是,2011年初,我只身前往康定做前期调研。回校后便组织了一支6人制作团队(包括两位校友、3位志愿者)于同年7月,带着满腔传承民族文化的热血向川藏线进发。
这一路,我们走访了许多传统民俗艺人,其中包括藏式药泥面具的制作技艺传承人——四龙降泽叔叔。可以说,他是全球唯一的藏式药泥面具传承人,而我们,也有幸成为第一个拍摄他的团队。
那段日子里,我们在康巴跟当地老乡一起生活,记录他们的起居。跟随当地艺人去很高的山上采风,爬到山顶,伴着山风,大声嚎叫。我们一起在草原的小咖啡馆里念诗,动容处也会无所顾忌地落泪。90后姑娘小崔,念着三毛写给荷西的诗,哭个不停;蒙古汉子,读席慕蓉的草原,想着家乡的荒野,也泪光闪闪。我们曾在大渡河旁边的宾馆顶楼,吹着河谷的山风,吃烧烤、喝啤酒、聊未来。也曾在藏寨晴天的夜里,抱出被子铺在房顶,仰望着漫天繁星安然入眠。
当然,拍摄过程中发生的趣事还远不止这些。我记得,在藏寨里厕所都是悬在半空的阁楼,我们就叫便便“甩飞饼”,当时住藏寨吃的也是原生态大饼,所以吃饭的时候,我们就说:嘿,来张飞饼。这看似搞笑的桥段后来也成了真人真事——有一次上山拍摄途中随身饮水告罄,我们就接山沟里的山泉喝。队友遥遥特别爱喝水,还当场灌了两瓶随身。结果走到上游,发现沟里全是牛粪,还有各种生活垃圾,遥遥当场就呕吐到泪流不止。
就这样在川藏漂了近一个月,同行六人每天朝夕相处,相同的情怀和理想,以及这份实践中锻炼出来的情谊,让我们成为了一辈子的好朋友。故事到这里似乎都很美好,可是因为在后期制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纪录片流产了。原因很简单——不专业!这种被现实狠狠打脸的痛苦,让我在追逐理想的路上消沉了好一段时间。
更专业地做梦
记得大学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三年时间,足以把一个人塑造成某个领域的专业人士。”2012年,学制药的我下定决心,好好沉下心来,给自己三年时间成为一个专业、全能的传媒人!这三年,我工作过很多机构,换过很多行业。从实习到工作,做过制片助理、编辑、编导、策划、剪辑、美工、特效……几乎涵盖整个传媒产业。那段时间,我甚至删掉以前的一千多条微博,拉黑豆瓣友邻,关闭QQ空间,清空自己,重新开始。
在旅游卫视实习期间,几乎半年没有工资的生活,我坚持熬了下来,因为我的目标就是要学会怎样做节目。当我在做制片助理的时候,我会把第二天要做的事情列成单子,一件件做好、做妥当,让同事放心。我会天天陪同事熬夜剪片,争取一两分钟的剪辑操作机会。会通过帮同事整理文稿,学习他们怎样写作。到后来自己独立剪辑撰稿,通宵熬夜更是家常便饭。
在优酷和旅游网站工作的时候,每天一有时间,我一定会看很多教程,自学新媒体技能。在影视公司,虽然做的事情都比较初级,但我会在专业的工作氛围中,边看边记下导演是怎样把一堆素材剪辑包装出来的,学习整个行业的工作流程及方法。在影视公司这一年,我经常睡公司,没别的,就为了学东西。
我爱北京,爱她的包容,爱她的多元,爱她让一个学制药的理科生可以接触并深入如此丰富的行业领域,爱她给与的种种机会让自己的梦想不断壮大。
创业是梦的延续
2014年末,与自己约定的三年成长期达成。我辞掉了北京的工作回到成都,开始筹备创业,并与小伙伴们成立了“川西之子”NowCX.com互联网创业团队。在短短四个月时间里,我们完成了网站的建立和运营、淘宝商城页面的两次改版、与爱思青年聚落的共创合作、新媒体运营单篇文章阅读量近万,以及自主品牌产品的推出。接下来,我们将做好产品、内容打造,以及社群运营,并逐步开展线下活动。让川西之子成为川西门户网站,让更多人了解川西,爱上川西。
从汶川到川西,从纪录片到创业团队,我对家乡的爱不曾改变,但对家乡的发展却有了更多思考。记录呈现家乡瑰丽险峻的风光和丰富多彩的人文底蕴,确实是一种让外界认识家乡的途径,但手段和形式都太过单一。如何才能让更多城里人,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川西之美?我们决定充分利用新媒体及互联网平台,整合川西优质资源,通过品牌塑造、特色农副产品输出、生态旅游开发。在为家乡百姓带来更多利益的同时,将一个更立体、更生动的川西展示给全世界。
Now,是现在。CX,是川西、是初心、是创新。川西之子有的,不仅仅是热情,团队吸引着越来越多属于那片土地的青年不断加入。我相信,当那种融在骨子里的爱与新思维、新技术找到了好的结合点,我们一帮90后,是能为家乡做点事的。
梦想能坚持到现在,要感谢的人很多。感谢所有给予我机会和信任的人,让我可以在混沌世界中,按自己的方式去成长。也要感谢自己,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尽管艰辛,但努力实现。
Wake up,你就是大行动家!我相信,没有不可企及的梦想,只有不行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