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军:科幻需要找到特有的人文关注

发表时间:2016年07月27日 18:40

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北京青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果壳互动科技传媒有限公司、科学松鼠会、科普中国网承办的2017年度“科普中国—青年科普科幻文创”活动暨“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计划”(Young Science Writers Hunting Project)已全面展开(活动网址:http://sci.kpcswa.org.cn/index/)。以下为专家评委的个人专访。

​人物简介:

郑军,科幻作家、评论家、影评家和图书策划人。1997年开始科幻文学创作,1999年开始专职创作,迄今为止,出版有长篇科幻小说《灾难群岛》、《生命之网》、《神秘世界》、《决战同温层》等十二部,中短篇科幻小说数十篇,科幻评论图书三部,评论文章几百篇,总计六百余万字。同时还策划编辑数套科幻图书,共五十余本。郑军是中国大陆为数不多的专职科幻作家之一,也是极少数投身于科幻非小说类创作的作家,擅长于科幻历史研究、理论探讨以及对科幻艺术的评论。他对于科幻的历史发展,特别是中国科幻百年的发展有一个较清醒地认识。同时身兼作者、编辑、评论为一身,拥有独特的全方位视角。

郑军

以下是青蜜科技记者对郑军的访谈实录:

Q:您是教育专业毕业的,却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专职科幻作家,那么您是如何走上科幻创作道路的?

A:当年中国并没有科幻专业,现在也只有一个博士点,连函授班都没有,所以中国的职业科幻作家都是从其它专业自学过来的。

1996年,我参加《科幻世界》在北京组织的笔会,那算是我第一次接触到中国科幻圈吧,到现在整整二十年。1997年我参加了北京国际科幻大会,年底发表处女作,算是敲开了科幻的门。1998年我到《科幻世界》当了半年编辑,后来觉得还是应该搞创业,就离职写作,直到今天。

很多年轻人都有作家梦,但从“梦”到正式的职业规划,还是要先接触到这个行业才行。从编辑行列离开后,我发作品一直比较容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能从出版人的角度来创作。


Q:您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的专职科幻作家,有近20年的科幻创作经历,是如何看待目前中国科幻创作的整体水平?又存在哪些问题呢?

A:我把科幻文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不管世界上的其他国家还是中国的,大体都要经历这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有幻无科”,那时候人们不知道怎么从科学中寻找素材,单纯去幻想,甚至分不清科幻和魔幻。这个阶段,科幻本身的特点还不鲜明。

第二阶段“有幻有科”,人们知道从科学中寻找科幻的故事核,把幻想架构在科学基础上。这时候,科幻就能够作为一个单独的文学类型存在了。它的特点可以称为“点子文学”,大家比构思,比创意。我进入科幻圈时,中国科幻就处在这个阶段里。从科与幻结合成好点子这个角度讲,中国顶尖作品和世界作品已经没有多大差距。

第三阶段“有幻有科再有人”,这里的“人”指的是作品的人文内涵。缺乏人文关怀,科幻就难登大雅之堂,难称文学艺术。即使是世界主流科幻,也处在第二到第三阶段转型期间,还没有找到科幻特有的人文关注。

中国科幻在这方面更差一步,圈里大部分人还没认识到,不以人文关怀为主题,就只是小圈子互娱的点子文学。既然没意识到,也就没多少人着手去尝试,但我认为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2015年9月20日中央民族大学,在由青蜜科技主办的“科幻TO未来”主题沙龙上,郑军分享“如果只知科幻而不知未来学”。

Q:您多次提倡科幻创作的素材应源于前沿科学,那么您是如何获取前沿科学动态和话题的?

A:实际上,专业科学媒体上就有这类素材。现在有知网、维普网等网站,可以下载专业论文。当然要付费,但对于专业作家来说,应该付费去看看专业信息,而不是从百度上随便搜索价值不高的信息。

中国科协有个系列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搞了110期,每期一个学科,专家们畅谈本学科的前沿问题。每期都出一本书总结。在网上也能买得到。你不用都买,可以买与你想写的那个题材有关的。比如我刚完成一部中篇,就参考了其中一期有关“新型航天器”的讨论。

当然,仅仅二手书面资料,还是很不够的。主流文学界的职业作家要去蹲点体验生活,因为写小说不仅靠知识,更需要实际体验。对科幻作家来说,长期深入科研院所,体验科技人的生活和工作,是最有帮助的。这方面科幻作家,包括我本人都没有深入下去。


我们知道您的科幻创作是以长篇为主,那么在您看来不同篇幅的科幻小说在创作方法和技巧上有什么不同和值得注意的地方。

A:我的职业生涯中有两份对提高写作技巧帮助最大的工作,都和超短篇科幻有关。一是给《青少年科技博览》杂志搞科幻名篇缩写,要把世界著名中短篇科幻小说压缩到四千字内,差不多是把原篇幅压缩五倍。干这个活要提练原作的故事核,知道一篇小说中哪些可以删减,哪些必须保留。还有一个是给《今古传奇·故事版》写科幻故事,他们只要四千字以内的作品,相当于超短篇科幻。

这两个活都干了几年,从那以后,我就觉得自己的语言大为精练,对我后来的写作有巨大帮助。所以我希望大家从写超短篇科幻开始。现在网络小说兴起,它的模式是越长越好。可能有不少朋友愿意参与网络小说的写作,但我觉得这种越抻越长的写作不利于训练文笔。

不同篇幅确实有不同写作特点。对于超短篇科幻来说,不要追求宏大主题、惊人题材,三四个人物,两三个转折,把这些写清楚就行。日本作家星新一是超短篇科幻鼻祖,希望大家好好学学他的作品。


Q:所谓的“硬科幻”写作,即需在参赛作品中对预见或想象中的科技应用场景有详细的描写。您是如何看待科幻的“软”与“硬”?您认为好的“硬科幻”需要具备哪些要素?

A:我一直不认同软硬科幻的划分,它们并非不同类型,而是先后两个时代。各国最早的科幻几乎都很软,因为最初是文化人来写科幻,他们不熟悉科学怎么运作。那是一个过渡时期。等到科幻主要由科技人来书写的时候,主流科幻都变硬了。

只是在这两个阶段交错的时候,会有软硬科幻的争论。二十年前的中国科幻正是这个时候,但是现在,还愿意写科幻的几乎都在写硬科幻,不愿意写硬科幻的,基本就离开这个圈子,去写其它类型了。当今文学足够多元,可以容纳各种想法,但每种类型要有自己的特质。科幻的特质就是把故事架构在科学基础上。


Q:您的作品《人形武器》获得上届星云奖最佳长篇银奖,它的续集也入围了本届星云奖。一般人会觉得武侠是传统的,科幻是前卫的,那么您是如何想到将这两种看上去有些孤立的元素融合到一起的?

A:我也是个武侠迷,但即便是武侠迷,我也算是个“硬武侠迷”。就是不像金古柳那样虚构武功和武术流派,而是想写一些现实中的武术、门派和人物。类似于现在徐皓峰那种写法。但这种风格在武侠界不是主流,我尝试着写过一些,都没地方发表。

《人形武器》既是科幻也是武侠,或者说是我想写的“硬武侠”。故事要在高科技背景下发生,但里面既没有特异功能,也没有对人体的机械改造。戴上镣铐跳舞,这对作者自己就是考验。至于说完成得好不好,还是用作品本身回答吧。

《人形武器》 郑军 著 希望出版社

Q:您近期的科幻创作计划是怎样的?有没有要问世的新作呢?

A:我入行时第一部作品叫《时代之舱》,写的是反智主义对文明的威胁,2000年出版过。当时这个话题在世界上还不普遍,中国更是很少人关注,原著我自己认为也不成熟。

到了今天,民粹和反智在各国一浪高过一浪,所以我把这本书拿出来重新修改,增补后面的章节。从去年12月到现在我一直在做这件事,全书完成后会有一百万字,完全是一部新作。


Q:您除了是科幻作家,还是编辑,评论家,科幻推广者,对科幻这个行业有着比较全面的观察,目前在中国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和资本在投入到科幻相关的产业上来,您觉得中国科幻产业的繁荣期是否已经到来?对科幻产业未来的发展有什么展望?

A:科幻作为一种非主流文学,没有政府支持,受众决定着它的前途。像重庆这个地方,年轻人几乎不看川剧,但政府投资几个亿建川剧院。科幻暂时没这个待遇,必须靠受众才能兴起。

现在中国有理工科文凭的人已经稳居世界第一,这就是科幻最主要的受众群体。在可见的未来,这个数量只会越来越大,而不会相反。实际上在美国,也只是到了六七十年代,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变成平民化以后,科幻才在那里真正流行开来。

记得去年在北京,我和几位中国科幻作家与美国科幻作家见面。会上我发言说,现在中国科幻相当于美国科幻五十年代的水平,我希望很快达到美国科幻六七十年代的水平,但不希望再变化到美国科幻近二十年的水平。为什么呢?因为近二十年科幻在美国是萎缩下降的。

当然,那对中国科幻来说,对我本人来说都有点远,我们先好好利用眼前的上升趋势吧。

责任编辑 / 张健伟
我要评论
最新评论

青蜜——面向未来的通才教育。

合作联系 | 青小蜜个人微信号: qingmijiaoyu
登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