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参首页
投递
2019-07-25 10:36

不论现在的大众如何幻想一项略有雏形的技术,它于未来真正的模样和最广泛的用途一定和那些精细描绘的愿景相去甚远。
技术的发展出自于欲望——单纯的好奇心、想要征服、意图破坏、渴望而不得的事物。从一九二四年人类第一次把脑电活动变成一条曲折的波形,直到今天可以用侵入式的电极控制机械臂举起水杯,把颅骨下的思维转化为字母,一分钟能敲出四十个字母,每秒对外输出三百个比特的信息。我们渴望让残障人士再次顺利运动起来,想要单凭自己的成千上万次神经冲动就创造出另一个世界,借研究人员们那富有创造力的大脑去探究人类思维共通的质底,我们离自己灵魂的本质越来越接近了——真的如此吗?当初物理学大厦上的那两小朵乌云看上去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从九十年代一脚跨到二零一九年,我们在这三十年上俯视:智能手机和高速网络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人与人的关系是更接近还是更遥远了?生活到底是在变方便还是变复杂?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意见,因此这个答案并不是定数。一九九四年的中关村第一次连入互联网时,没人知道如今人人捧着一块小屏幕在路上走来走去,脑机接口也是如此,它能带来的变化将会极其庞大,大到让人无法去预测。当它真正成型的那一天,我们如今所担忧的问题或许都不是问题,但未来的人们需要关心的事情也是我们暂时无法理解的——你不可能对一个民国时期的人哭诉自己的微博账号被盗了,他不会理解你的痛苦。
在追求准确的情况下,对脑机接口这一技术的最好预测就是“我们定然无法准确预测”。但这与那些疯狂的幻想亦不冲突,它们才是那些无法预测的未来所在之地。往乌托邦的层面思考,脑机接口和无处不在的连接设施将会实现真正的人人平等;从反乌托邦的层面来说,人机结合会带来另一意义上的“人种隔离”,从思维方式、交流渠道等方面彻底割裂开来;从星辰大海的角度来说,我们可以以思维代肉体,真正目睹战舰在猎户星座的端沿起火燃烧,看着C射线在唐怀瑟之门附近的黑暗中闪耀;对哲学而言,我们将从物理意义上无限逼近“认识你自己”这一问题的答案,同时把自己推向哲学僵尸这永恒的自我质询。
通过几毫安电流即可让我们体验到另一人生的技术,过于美好也过于让人们担忧。恐惧必定首先出现,人类以逃避现实为名厌恶着这一技术,然后前赴后继的沉睡在自己和别人构造出的幻想中。从这一角度来说,脑机接口和文学倒是颇为相像。然而它终将成为我们现实的一部分,我们将同时拥有两个世界,一个属于躯体,一个属于意识。
至于哪一个世界更好,我们不得而知,哪怕是一朵花也有它自己的世界和观点。这个问题最好同时交给科学和科幻道路上的前进者,他们或许能给出有趣的答案。 行业动态 #脑机接口技术畅想#

投递人: 绿光
0
评论
分享
我要评论
内参首页>>
微博
QQ空间
取消